中華民國歷史

来自世界大典

中華民國歷史是指中華民國1911年至今的歷史。孫中山先生1911年10月10日廣東省發動第十三次起義,成功建立了中國第一個民主政府,孫中山先生任首任大總統1912年1月1日正式建國。

民國之前[编辑]

孫中山革命[编辑]

主條目:黃花崗之役保路運動武昌起義

1911年4月27日爆發廣州黃花崗之役,使大家意識到革命,並參與革命。

1911年,清廷宣布鐵路國有,將民營的粵漢鐵路川漢鐵路強行收歸國有。因而爆發保路運動,以四川省最激烈,另有湖南湖北廣東湖北軍前往四川鎮壓,湖北鬧空城,所以1911年10月10日爆發武昌起義 (又稱辛亥革命),後於湖北建立湖北軍政府。之後各省紛紛響應,此時的清朝僅掌控12省,即將步向滅亡。

隆裕太后代替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頒布退位詔書,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清滅亡。

大陸時期[编辑]

1912年1949年為中華民國統治大陸地區的時期,中華民國在成立後,並沒有因為成為民主國家而開始安定下來,自1912年開始中國內部不斷出現內戰軍閥以及外國勢力的入侵,直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開始平靜下來。

在中華民國享受安定的日子沒有多久之後,便發生了國共內戰,使得中華民國戰敗便在1949年撤退到台灣

軍政時期[编辑]

中華民國成立[编辑]

1912年1月1日14省代表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黎元洪就任副總統。此時,清國僅掌控12省,即將步向滅亡。

袁世凱亂政[编辑]

袁世凱民清通吃:對清派北洋軍攻占漢陽,迫使南京政府停戰;對中華民國,逼迫溥儀退位,若成功可擔任臨時大總統[註 1]

孫中山對袁世凱表示須遵守《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並於南京就職。但袁世凱以北方兵變為由遷都北京

同盟會改組國民黨,以牽制袁世凱 (屆時,該黨轉為合法政黨),理事長孫中山,但實際上由代理理事長宋教仁處理黨務。

二次革命[编辑]

主條目:二次革命

1913年國會大選,國民黨[註 2]

袁世凱擔心自己無法獨攬大權,於是派人在上海車站暗殺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且袁世凱擅自向德、俄、英、法、日大借款一案被揭露了。袁世凱還免除三省都督[註 3]的職務。

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但失敗,肇因於袁世凱握有重兵且有列強以財政支持。孫中山之後逃往日本東京繼續反袁,並把國民黨改組為中華革命黨 (此時稱三次革命)

之後,袁世凱於1913年10月逼迫國會選舉他為大總統,後於1914年1月解散之、廢《臨時約法》,定新約法 (為了擴大總統職權)。且開始醞釀帝制。

五九國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编辑]

主條目:五九國恥第一次世界大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1914~1918),日本德國宣戰,侵入山東

1915年5月9日,日本向袁世凱提出二十一條要求,袁世凱為了使日本支持帝制,所以除第五號外皆同意。後人將5月9日訂為國恥紀念日

二十一條包括:

  • 日本獨占山東 (繼承自德國)、東北、內蒙古等地的權力
  • 中國所有港灣島嶼不得租讓它國
  • 中日共同採礦
  • ...等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列強忙於戰爭,無暇管理原先在馬關條約後設立的工廠,也讓中國本土工商業獲得發展良機。

1917年段祺瑞向德國宣戰。

洪憲帝制[编辑]

主條目:洪憲帝制

1915年袁世凱授意楊度等人組織籌安會 (憲政協進會)、製造國體變更輿論。同年12月登基,改國號為中華帝國。同月,雲南起義蔡鍔唐繼堯護國軍討伐袁世凱,各省又響應,列強、袁世凱親信反對帝制,於是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撤銷帝制,後於6月病死,黎元洪繼位。

洪憲帝制只持續了83天。

軍閥割據[编辑]

袁世凱去世後,中國政局動盪不安。

派系 主要首領 支持列強
北洋軍閥 直系 馮國璋
曹錕
吳佩孚
孫傳芳
英國美國
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奉系 張作霖
南方軍閥 滇系 唐繼堯 法國
桂系 陸榮廷

1916~1928年間,北京政府先後被皖系、直系、奉系三個北洋軍閥掌握。軍閥依附列強,罔顧國內及國際秩序與法律,政治衝突多用武力解決。

戰爭列表:

復辟運動及護法運動[编辑]

主條目:復辟運動護法運動

1917年黎元洪恢復《臨時約法》、任命段祺瑞為國務總理,結果兩人意見不合吵了起來,史稱「府院之爭」。

黎元洪召張勳調停糾紛、段祺瑞讓各地擁護他的督軍反叛

沒想到張勳竟擁護12歲的溥儀復辟,並將當年稱為宣統九年。12天後,段祺瑞就讓溥儀下台,並掌握大權,毀棄《臨時約法》、成立新國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藉機向日本借款。

孫中山於是號召原國會議員南下護法,並於廣州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但因護法軍政府沒有軍隊,受到南方軍閥桂系牽制[註 4]

1922年陳炯明因和孫中山北伐意見不合,陳炯明就出兵攻打孫中山了。孫中山於是在同年6月16日搭乘永豐鑑轉赴上海

同年曹錕恢復《臨時約法》,並於1923年賄賂國會議員[註 5]而當選總統,孫中山因而結束護法,轉而討伐曹錕。

此事件也導致了中國的南北分裂。

新文化運動[编辑]

主條目:新文化運動

民初新知識份子認為中國需要思想改革而推出新文化運動。1915年陳獨秀提出以新代舊。其主編之白話文青年雜誌》(後改稱《新青年》)介紹西方文化並批評傳統。為新文化運動揭開序幕。

1917年蔡元培北京大學校長,提倡自由學風,北大成為推動該運動的重鎮。

五四運動[编辑]

主條目:五四運動

1919年中華民國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身分參加巴黎和會,巴黎和會最後決議日本取得了山東的特權。

同年5月4日,北大學生在天安門廣場示威遊行提出收回山東權利等要求,且各地紛紛響應。使得最後政府拒簽合約。

北伐[编辑]

主條目:北伐 (中華民國)

1923年孫中山越飛發表孫越聯合宣言,史稱「聯俄容共」或「第一次國共合作」。

1924年中國國民黨改組,並在廣州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同年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協助下成立黃埔軍校,成為北伐之主力。結果在二次直奉戰爭時,孫中山北上後隔年 (1925年)3月12日便逝世了。

1925年7月,中國國民黨為凝聚南方革命力量,成立國民政府。隔年蔣中正便領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先後擊敗直系吳佩孚、直系孫傳芳奉系張作霖

1927年蔣中正在上海清黨,以武力清除中國共產黨黨員,並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 (當時武漢的還在),與親共者在武漢成立的政府對立,使得北伐中斷,國共絕交。史稱「寧漢分裂」。

1928年日本為阻撓中國統一,在山東濟南藉口保護日僑,殺害中國外交官員和民眾。國民革命軍忍辱負重的繞道北伐。史稱「濟南慘案」。

最後國民革命軍逼近北京,掌控北京的張作霖搭火車逃回東北,但發生皇姑屯事件,在瀋陽 (奉天)被日本人炸死,其子張學良在東北易幟[註 6],中國統一。

訓政時期[编辑]

十年建設 (黃金十年、十年建國)[编辑]

主條目:十年建設

1928~1937年,也就是北伐統一抗戰開始之間。

政治方面,中國國民黨「以黨治國、以黨建國」,並發布《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曾於1936年5月5日發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史稱五五憲草。後因中日戰爭爆發,立憲遭到擱置。

軍事方面,北伐時,軍隊人數多、編制複雜,所以蔣中正削弱各地軍隊領袖的實力,並聘請德國的顧問來整建現代化陸軍。

經濟方面重整稅收,並收回關稅自主權1933年廢兩改元,貨幣以銀元為單位、鑄造權收歸中央。1935年發行法幣,結束自清末以來的幣制混亂局面。

交通建設方面擴大公路、鐵路、航空交通網。土地改革方面使用減租以及鄉村建設運動 (為溫和土地改革)。

教育方面廣設中小學,晏陽初等人在河北定縣推動平民教育。1934年蔣中正在江西南昌發起新生活運動

但是在此時期仍有內憂外患,內憂為軍人叛亂 (中原大戰)及中國共產黨,故在1930~1935年五次圍剿共黨1934年第五次圍剿共黨,中國共產黨在江西瑞金的秘密基地被國軍擊潰,所以共軍逃到陝北延安,中國共產黨稱之為「兩萬五千里長征」。

外患則是日本,日本引發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並建立滿洲國

西安事變[编辑]

主條目: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25日。因日本一直攻打中國,但國民政府並未做出反應,人民對「壤外必先安內」提出質疑。同時,中國共產黨表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張學良九一八事變後,心情相當不好,因為東北變日本的,東北軍要麼就去西北剿匪、要麼就去陝西剿共。

張學良表示要抗日,蔣中正反對。所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1936年趁蔣中正去西安視察時,把他扣押。張學良表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剿共,展開第二次國共合作,故有一句話為「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

八年抗戰[编辑]

主條目:八年抗戰

1937~1945年間,因為日本引發盧溝橋事變而展開了長達八年的抗戰歷史。前四年為中國獨立抗戰,後四年為盟軍並肩作戰。

前四年 (1937~1940)中國戰略為打持久戰、遷都重慶、以空間換取時間;日本戰略為速戰速決、傀儡政權 (以華制華;汪精衛政權)。前後引發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

後四年 (1941~1945)的引爆點是珍珠港事變,使得中美英同盟,並舉行開羅會議。但後面的雅爾達會議美國為了說服蘇聯對日宣戰,出賣了中國...。

最後藉由日本原子彈爆炸事件,在1945年8月12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國共內戰[编辑]

主條目:國共內戰

通貨膨脹
時間 買一公斤白米
金額
民國37年
8月
(1948.8)
20
民國38年
5月
(1949.5)
4000000

1945~1949年間,八年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中國共產黨之間爆發了戰爭,史稱「國共內戰」。

因為中國通貨膨脹嚴重 (參見旁表格),1948年改發行銀元券金圓券,同時,中國共產黨以平分土地 (共產主義)為號召,無產階級紛紛叫好。經過重慶會談、政治協商會議談和無成,1947年由國民政府下令動員戡亂,但無成效。最後於1947年12月25日行憲。1949年戰爭爆發,國民黨一直慘敗,中華民國被迫離開大陸吳淞而退守至台灣

台灣時期 (憲政時期)[编辑]

蔣中正總統1950年3月1日台灣復行視事後便進行總統專制,在蔣中正總統任內中華民國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在蔣中正的眼裡台灣只是他反攻大陸的基地而已。蔣中正總統時期進行了為期38年的戒嚴,還在台灣發生了白色恐怖事件,以及1970年代發生的美麗島事件1975年4月5日蔣中正去世。由嚴家淦繼任總統。

嚴家淦的代理總統期間到1978年改由蔣經國總統繼任正式總統,蔣經國總統任內幫助新加坡軍隊進駐到台灣進行訓練,稱為星光部隊。1987年解除戒嚴。

戰後不久[编辑]

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將台灣、澎湖歸還給中華民國。成立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陳儀就任行政長官,但是卻獨攬大權[註 7]。當時的地方首長、高級政府官員多由大陸來台人士擔任,而且部分軍警、官員貪污。當時的人稱「狗[註 8]去豬[註 9]」。

經濟方面,行政長官公署管制,限制民間經濟活動,並把台灣的糧食、物資拿去支援國共內戰,導致物價飛漲、秩序不穩、民怨爆發。1949年為了解決通貨膨脹,用四十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

為了改善經濟,陸續推出土地改革:

二二八事件[编辑]

主條目:二二八事件

1947年2月27日,緝菸人員查緝私菸時,誤殺民眾,民眾憤而搗毀警局。2月28日衛兵對請願民眾開槍,讓此事件演變成全島性反政府運動。結果將陳儀免職、成立台灣省政府 (取代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並任用台灣人擔任地方首長、高級政府官員。即使如此,此事件仍對日後政治發展、族群關係產生不好影響。

戒嚴[编辑]

主條目:戒嚴 (中華民國)

國共內戰影響,根據《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1949年5月國民政府準備撤退至台灣,為了確保局勢穩定及鞏固政權,由陳誠頒布《戒嚴令》,限制言論、出版、集會、結社自由 (完全抵觸憲法),導致民國40~50年代間有白色恐怖的產生。

1987年蔣經國廢止《戒嚴令》,開放黨禁、報禁,恢復基本人權。1991年李登輝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古寧頭戰役[编辑]

主條目:古寧頭戰役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以武力進犯金門,經過激戰後中華民國得勝。

韓戰[编辑]

主條目:韓戰

1950年朝鮮出兵大韓民國聯合國美國支援大韓民國。1953年停戰,以北緯38度線為國界。

之後美國為防止共產勢力擴張,派第七艦隊協防台灣海峽對中華民國提供軍事、經濟援助、外交支持1954年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將中華民國納入東亞反共防禦體系

進口替代[编辑]

1950年代 (民國40年代)為了保障國內產業而限制進口,並積極生產民生用品、大量外銷農產、加工品以賺取外匯。為六期經濟建設計畫之前三期。

八二三炮戰[编辑]

主條目:八二三炮戰

1958年8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猛烈轟擊金門,中華民國奮力抵抗,沒讓中共得逞。在此之後就沒有大規模武力衝突。

雷震事件[编辑]

主條目:雷震事件

1960年雷震等人創辦《自由中國》批評時局,並突破黨禁,創立中國民主黨,最後遭政府判刑。

出口導向[编辑]

1960年代 (民國50年代)為了加速經濟成長,改以外銷為主 (拓展海外市場、賺取外匯),並利用廉價勞力吸引外國資金、技術來台。為六期經濟建設計畫之後三期。

1966年開始陸續設置加工出口區 (如高雄加工出口區),類似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特區

十大建設[编辑]

主條目:十大建設

1970年代 (民國60年代)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提出十大建設,同時推出了客廳即工場。使得對外貿易持續成長,保持出超,與香港大韓民國新加坡並稱亞洲四小龍

退出聯合國[编辑]

1971年中華民國以「漢賊不兩立」退出聯合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國席位,使得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量驟減。

美麗島事件[编辑]

主條目:美麗島事件

隨著國內經濟、教育迅速發展,民眾對民主的要求提高,挑戰政府。

1979年12月10日[註 10]美麗島雜誌社高雄舉行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集會遊行,要政府解嚴,因而爆發激烈衝突,黨外 (非國民黨)人士遭逮捕,接受審判時趁機透過媒體傳播民主。

此事件之後黨外人士仍以選舉、宣傳等方式推動民主,並於1986年創立民主進步黨

中美斷交[编辑]

1979年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並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且廢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另制定《台灣關係法》,雙方維持非官方往來。

民主時期 (憲政時期)[编辑]

台灣自1987年解嚴後,台灣開始進入民主時代,民主進步黨也在解嚴後成立。1988年1月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繼任總統,1992年海協會海基會簽署九二共識,使得九二共識成為今天的兩岸共識

1996年3月23日台灣舉行首次民選的中華民國總統大選前夕,台灣海峽發生了九六台海飛彈危機2000年台灣首次政黨輪替,由民主進步黨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副總統也首次出現了女性,台灣正式進入由本土的台灣人執政的時代。

產業升級及貿易自由國際化[编辑]

  • 1980年代 (民國70年代)以後,因勞動成本增加,推動產業升級,大幅降低關稅、放寬進出口管制。

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1991年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因而經濟起飛。近年來紛紛雇用外籍勞工,也到東南亞、中國設廠。

辜汪會談[编辑]

主條目:辜汪會談

1993年4月27~29日新加坡舉辦兩岸首次會談。雙方各由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出席。

陳水扁時期[编辑]

2000年台灣政黨輪替執政後的民主進步黨開始推行台灣獨立運動,導致了中國2005年時成立了反分裂國家法,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期間美國政府暗中幫助陳水扁搞台獨,2004年因為發生了319槍擊案,使得選前之夜暫停舉辦。2006年扁政府爆發貪污危機,前民主進步黨黨主席施明德發動了百萬人民倒扁行動

馬英九時期[编辑]

2008年中國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以700多萬票當選了中華民國第12屆總統,2008年在國民黨贏回政權後,中國國臺辦主任張明清訪問台灣南部地區,遭到當地議員及民眾歐打。2010年台灣與中國簽署ECFA2012年馬英九連任成功。2014年3月發生太陽花學運,同年年底的地方首長選舉中國國民黨慘敗。

參見[编辑]

參考文獻[编辑]

書目[编辑]

  • 《國中社會1下》,翰林出版,2012年2月版
  • 《國中社會2下》,翰林出版,2012年9月版

網站[编辑]

注釋[编辑]

注釋[编辑]

  1. 後溥儀於1912年2月12日頒布退位詔書,結束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
  2. 48.2%,主張內閣制
  3. 江西李烈鈞廣東胡漢民安徽柏文蔚
  4. 且桂系欲據兩廣、串連議員縮減孫中山勢力
  5. 這些接受賄賂的議員又稱豬仔議員
  6. 即改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宣布服從國民政府
  7. 集大權 (行政、立法、軍事)於一身
  8. 指日本
  9. 國民政府
  10. 當天也是世界人權日

外部連結[编辑]


亞洲各國和地區歷史
西亞阿富汗 - 亞美尼亞 - 亞塞拜然1 - 巴勒斯坦5 - 巴林 - 賽普勒斯1、8 - 埃及2 - 喬治亞1 - 約旦 - 伊朗 - 伊拉克 - 以色列5 - 卡達 - 科威特 - 黎巴嫩 - 敘利亞 - 沙烏地阿拉伯 - 土耳其1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阿布哈茲 - 北賽普勒斯1、8 - 納戈爾諾-卡拉巴赫 - 南奧塞梯 - 亞克羅提利與德凱利亞1、7

南亞巴基斯坦 - 孟加拉國 - 不丹 - 印度 - 馬爾地夫 - 尼泊爾 - 斯里蘭卡 - 英屬印度洋領地2、7


東南亞東帝汶3 - 汶萊 - 緬甸 - 柬埔寨 - 印尼3 - 寮國/老撾 - 馬來西亞 - 新加坡 - 泰國 - 越南 - 科科斯(基林)群島3、6、7 - 聖誕島3、6、7


東亞中華人民共和國 (香港 - 澳門) - 蒙古 - 菲律賓 - 日本 - 北韓 - 南韓 - 中華民國/臺灣4


中亞哈薩克1 - 吉爾吉斯 - 塔吉克 - 土庫曼 - 烏茲別克


北亞俄羅斯1


1 部分領土在歐洲且同為歐洲國家/地區。
2 部分領土在非洲且同為非洲國家/地區。
3 部分領土在大洋洲
4 亦因地理位置或政治因素而稱為「臺灣」或「中華臺北」。1971年後非聯合國會員國,目前不被聯合國和大多數國家承認。請參閱台灣問題兩岸關係
5 疆域未定。請參閱巴勒斯坦問題
6 部分領土在大洋洲且同為大洋洲國家/地區。
7 屬地和其它特殊政區。
8 政權分裂。請參閱賽普勒斯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