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甲西社番亂

来自世界大典

大甲西社番亂 (亦稱大甲西社抗清事件)為台灣原住民平埔族歷史上最大的民眾起事事件。發生於台灣清領時期雍正年間的該事件,持續長達一年。事件過後不僅漢人與平埔各族群間傷亡慘重,也讓清廷於平埔各族境內加強駐兵,加強控制平埔族群。此「番亂」名稱,來自福建提督許良彬奏摺所稱[1];復以領導人為林武力,又被稱為「林武力之亂」。

事件經過[编辑]

1731年(雍正九年)年末,原住民族道卡斯族位於大甲一帶的大甲西社,因清廷官吏指派勞役過多而群起反抗,發動武裝抗官行動;燒毀同知衙門,殺傷衙役兵丁,同知張弘章倉皇逃逸。事發之初,時任臺灣鎮總兵呂瑞麟正好北巡到北台灣,聞變趕回貓盂(在今苗栗),被原住民起事者圍困。隨後,呂某突圍入彰化縣治,並向臺灣府徵兵合攻,仍未平復。

1732年5月負責征討大甲西社「亂」事的福建分巡臺灣道倪象愷的劉姓表親為求立功,竟將大肚社(在今臺中縣大肚鄉)五名前來幫助官府運糧的「良番」(歸順清廷的台灣原住民)扣押,謊稱這五人是大甲西社的「作亂生番」(沒有歸順清廷的台灣原住民)。此事引起已歸順原住民的不滿,群湧彰化縣城理論抗議;縣令隨意敷衍了事,引起大肚社原住民大為不滿,於是聯合南大肚社沙轆社(在今臺中縣沙鹿)、牛罵頭社(在今臺中縣清水)、樸子籬社(今臺中東勢),吞霄社(今苗栗通霄)、阿里史社(今臺中潭子)等十餘社的平埔族原住民約兩千多人圍攻彰化縣治,焚燒附近數十里民房,漢族百姓驚荒奔逃。

事件擴大後,其他各社如蓬山社(今大甲)、貓羅社(今彰化縣芬園鄉)、岸里社(今臺中縣神岡)、水裡(今臺中龍井)、阿束社(今彰化市香山)等原住民也起而響應。至此大安溪大甲溪之間,原屬於大肚王國領域內的山谷平原都陷入動盪之中。這是清領時期平埔族群武力反抗事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當時彰化縣(今臺中縣、彰化縣)境內平埔族各社幾乎都參加了這一抗清行動。

派兵鎮壓[编辑]

當時廣東總督郝玉麟派臺灣鎮總兵王郡親往督征,並先後從中國本土徵調官兵六千多名,以及錢糧、軍火器械,船載一百多艘來臺征討。9月初,清軍採「以夷制夷」之策,得岸里社部分原住民的協助,襲破阿束社。10月中旬清軍兵分七路,攻破水裡社、牛罵頭社及沙轆社。11月初清兵攻進小坪山反抗軍據點,獲牛千餘隻、馬八匹、車數百輛,焚毀糧食四百堆。最後吞霄社大甲西社貓盂社雙嶚社苑裡社房裡社等抵抗失敗,各酋長先後率眾投降,事件才告結束。

事件後,清廷改大甲西社為「德化社」、牛罵頭社為「感恩社」、沙轆社為「遷善社」、貓盂社為「興隆社」,並且建了一個「鎮番亭」於彰化東郊的瞭望山(即八卦山),並改山名為「定軍山」。

結果[编辑]

這場「亂」事過後,參與的「番社」幾乎被滅村,造成「番童少雁行,番婦半寡居」的情景。


相關連結[编辑]

大肚王國


參考文獻[编辑]

  • 《臺灣史》 頁115-116 林呈蓉、李筱峰
  • 《大肚社古文書》 劉澤民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