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戰線

来自世界大典
統一戰線思想創始人:列寧

統一戰線,簡稱統戰,起源於蘇聯創國者列寧。依照中國共產黨前主席毛澤東的學說思想,「統一戰線」是中國革命的「三大法寶」之一。「三大法寶」是「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此論最早出現在毛澤東寫於1939年《共產黨人》雜誌的發刊詞。簡要而言,其核心是在政治競爭中掌握「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原則。因此判斷「形勢」,區別敵我勢力消長,洞悉各方力量分佈與態度,對統一戰線的實施極為重要。

階級鬥爭[编辑]

「統一戰線」學說最早出現在列寧的著作。列寧重視無產階級領導革命時,如何擴大己方陣營,鞏固革命成果,擊敗資產階級敵人的策略。無產階級必須在革命中使其他社會階層、陣營如小資產階級、中農、民族資產階級等加入己方,或者支持己方的政策,或者最少保持中立,以最大程度孤立敵人--官僚資產者與帝國主義。

國際鬥爭[编辑]

「統一戰線」也用在國際政治的鬥爭中。蘇聯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曾積極爭取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一同反對美國所代表的資本主義自由市場集團。這些國家雖不願加入華沙公約,但也願意採取不結盟政策。由於歐陸傳統強國法國德國等對美國的領導也或有不滿,中蘇等國聯合 「第三世界」新獨立國家,有時加上法德等國,在聯合國大會許多投票中,多次使美國居於孤立地位。最經典的案例見於多次譴責以色列侵佔巴勒斯坦教科文組織政治與文化方面的若干公約、排除中華民國案等等。

另外,中蘇兩國在1960年代發生爭執後,出現中美日歐聯合抵制蘇聯的局面。北京認為蘇聯已經變成「社會帝國主義」,威脅比美國還大,應此需要支持「聯美反蘇統一戰線」。毛澤東甚至對季辛吉說,「台灣是小問題,世界才是大問題」。其最高潮是中、美、英、日諸國聯合抵制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

美國國務卿季辛吉在北京拜會毛澤東

國共鬥爭與兩岸關係[编辑]

「統一戰線」一詞從國共鬥爭時代到今天的兩岸關係,都是常見用語。

中國共產黨在國共鬥爭中成功發揚統一戰線策略,使眾多進步知識份子、民族資產者、中小資產者、前國府將領、廣大貧下中農選擇支持中共,造成國民政府經濟與軍事的挫敗。

今日中共對台戰略,「統一戰線」仍舊是主要的指導綱領。「以民促官」、「以商圍政」、「入島入心」、「以經促統、以武阻獨」等等,都可以視為「統一戰線」原則的延伸。

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新統一戰線[编辑]

由於中共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後,原本已不把階級鬥爭當作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參考毛澤東矛盾論)。但文革前幾年的四清運動文革毛澤東又極力宣揚階級鬥爭的進步性和必要性。1978年改革開放路線確立後,中共確認文革為「全局性錯誤」,連帶地「階級鬥爭」一詞也被避諱,不再被用來形容中國社會的分配不均問題。 Template:Maoism 但進入1990年代,由於「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政策傾斜,使得中國社會的所得分化再度受到重視。科研機構曾對此做出許多調研,但因為文革導致的禁忌,階級鬥爭不能再被提及,所以通行的詞彙變成「社會階層」。而這些由於專業、收入造成的新生「階層」成員有些並沒有加入「組織」(共產黨),如何確保這些成分能支持中共政府的政策,變成重要的課題。一方面,中共中央提出了「三個代表」理論來強調共黨也可以代表這些「先進生產力」,一方面在實務上也必須重新用「統一戰線」團結「新階層」。

中國共產黨2006年11月新頒《關於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文件,是此一時期統一戰線繼續作為中共重要政策的範例。特別是文件中提到下面的意見:

Template:Quote

小結[编辑]

國際關係學研究者一般認為,列寧以來的統一戰線不脫西方現實主義關於聯盟—中立—對抗的基本邏輯,並非新的觀念發明。

此外,各國政黨內部競爭領導權,對外爭取政權,或者企業集團間的聯合壟斷,家族成員中為了爭奪權益,也時常使用類似統一戰線的技巧,構築各種「策略同盟」。足見「統一戰線」一詞並非社會主義政黨的專利。只是現代社會主義政黨,把此種人類社會生活下,相互競爭與合作的尖銳現象生動地概念化,令人印象深刻而已。

資料[编辑]